吴王古都鄂州是什么意思?
湖北鄂州夏时为“鄂都”,殷商时为“鄂国”;公元前879年,楚王熊渠封其子熊红为“鄂王”,湖北简称“鄂”由此而来。公元221年,吴王孙权在此定都,后人据“以武而昌”之义,改鄂县为武昌,故称“吴王古都”。
春秋战国时期,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,修筑鄂王城,这也是湖北简称“鄂”的由来。公元221年,吴王孙权在此定都称帝,取名武昌,寓意“以武而昌”,故鄂州又称“吴王古都”。2021年,是孙权建都武昌、筑武昌城、封吴王1800周年。鄂州历史文化深厚,境内还留有高僧慧远参禅以及抗金名将岳飞和历代名士陶侃、李白、苏轼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陆游、彭玉麟、张之洞等人在这里讲经布道、习武修文、游猎宴饮、避暑隐居的诸多踪迹。
鄂州与武昌的历史?
在武昌1800年的历史上,曾经有两座鄂州城、两座武昌城。这两座古城同时诞生,互为依托,城名互换,纠缠不清。
公元221年,孙权为西敌刘备,北御曹操,将都城从建业迁到长江中游的的“鄂县”,取“都武而昌”(也有的资料说是“以武而昌”)之意取名武昌(为叙述方便称古武昌)位置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一带。公元223年,孙权又在古武昌城上游一百多公里的蛇山头修建军事城堡曰“夏口城”(即今武昌),以拱卫古武昌都城。所以古、今武昌均为孙权同一时期修建。
古武昌城所在地的鄂县历史悠久,源于周朝古鄂国。查阅《辞海》:古鄂国,西周的诸侯国。姞(ji)姓。在今河南南阳市北。据《史记》等文献记载,早在夏商时鄂国就已经成为强大的诸侯国,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。据《史记·殷本纪》载,商纣时鄂侯与西伯、九(鬼)侯、位列三公。到西周初年,鄂国被晋吞并,余下的国人迁到河南南阳北,仍称鄂国。西周中叶鄂国被周王室征讨,又被迫南迁到今湖北鄂州市城区东部,还是叫鄂国。到周历王时期因参与谋反兵败,显赫一时的鄂国被灭亡消失。
春秋战国时期,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,修筑鄂王城,作为楚国的第二座国都持续200余年,直到楚文王熊赀迁都至郢都(今湖北荆州江陵)。秦汉时此地称为鄂县。孙权在此建都改名为武昌。当时的古武昌不仅是吴国的国都,武昌郡府、武昌县治也都在古武昌城内。三国归晋后老武昌仍然是武昌郡的治所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郢州为鄂州,州的治所设在夏口,同年,撤武昌郡,老武昌变成了武昌县,属鄂州管辖。唐元和元年(806年),鄂州设立军事建制,称为武昌军,军的治所设在鄂州城。此时,武昌军城、武昌县城同时存在。故唐代诗人刘长卿之诗有“上下武昌城”之句。此后的一千年间,老武昌一直作为武昌县存在。1913年,民国政府废武昌府,改江夏县为武昌县,而老武昌县改为“寿昌县”,次年因“寿昌”与江苏一县同名,于是改为“鄂城县”,至此,沿用了1692年的“武昌”二字被江夏取代,老武昌又转为姓“鄂”了。1983年鄂城县改名为鄂州市。
鄂州和武昌均位于湖北省,两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。
鄂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,最早见于《周书·荆州志》中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在秦汉时期,鄂州是荆州的重要城市之一,曾经是楚国、汉朝、三国吴、南朝宋等政治文化中心。在唐代,鄂州先后被定为淮南东道、荆南节度使制置司所在地,并成为“八闽”兵马大都督府驻地。自唐代以来,鄂州辖区一直处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。
而武昌作为武汉市区域之一的核心区域,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据传说,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率军攻占了当时属于楚国的武昌地带,并派兵设立了一座名为“吴丰”的城池。汉武帝元狩二年(公元前122年),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的交通贸易大道,武昌成为了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。唐代时,武昌被定为江夏郡治所,成为荆州、襄阳等地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之一。
在现代史上,鄂州和武昌也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记载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,武昌起义成为了推翻封建皇权的重要事件之一,而鄂东事变也是发生在当时的湖北省鄂县和黄陂县境内。此外,在抗日战争期间,鄂州和武昌地区都是重要的战场,曾经发生过许多英勇抵抗日军侵略的历史事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鄂州宝宝起名大全 湖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鄂州宝宝起名大全 湖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